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工委工作>文章页

不是简单地检验文笔
这项技能大赛赛什么

https://www.scjgdj.gov.cn/  (2023-12-22 08:42:06)    

12月11日一早,广安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调研科干部刘延强一来到办公室,便打开人民日报等报纸电子版学习当日刊发的重要新闻和理论评论文章。

今年的四川省第六届机关公文写作技能大赛,刘延强荣获市(州)机关组领导讲话类二等奖,但他并不满意,定下“加强学习,来年再战”的目标。

作为全省机关干部队伍提升公文写作能力的有效载体之一,四川省机关公文写作技能大赛到底赛什么?广大机关干部又该如何备战?

赛什么 涵盖8个指标和5种能力的考核

“大赛不是简单地检验文笔能力,而是要全方位考察大家的综合素质和知识积淀。”谈及大赛的性质和目的,12月18日,省直机关工委相关负责人开门见山。

以第六届大赛为例,为了全面考核大家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大赛分别围绕领导讲话、公文核改两个项目全面考察选手的政治理论、政策水平和文字功底。

“既要熟悉党的理论、了解法规政策、吃透决策部署、把握国情省情,又要选定文种题材、提炼主旨观点、构思框架层次、精准运用语言。”一位命题组成员介绍,大赛的“考量指标”多达8个。不仅如此,大赛还要考核机关干部的政策理解能力、决策执行能力、服务发展能力、改革创新能力和综合文稿能力。

一位评委总结到,历届大赛基本是围绕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要事进行命题,旨在引导全省广大机关干部职工在治蜀兴川各项事业中担当作为、奋勇争先。比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贯穿历届大赛不变的考点,党内主题教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生态文明则是近两年大赛的热点和关键点。“备赛时要紧盯考点,培养全局眼光,坚持系统思维,吃透中央要求和上级精神,吃准本部门本单位实情,真正做到‘身在兵位、胸为帅谋’。”他建议。

怎么评 多轮匿名阅卷保证比赛公平性

时间回到10月14日上午,四川省第六届机关公文写作技能大赛赛场——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在经过考生入场前的热闹后,很快便安静下来。来自100余个省直部门(单位)和21个市(州)的1200余名选手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只听到指尖敲打键盘的哒哒声响,大家在各自的荧屏前“亮剑”比武。3小时后,一篇篇格式规范、文脉清晰的机关公文呈现在荧屏前。

“跟高考差不多!”记者在大赛现场采访时,问及参赛心得,多位参赛人员说。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对于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要对每个项目中的1000余份答卷打分并评奖,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如何确保高效和公平?据悉,省直机关工委专门在省直机关和市州邀请多位专家型领导干部,分成3个组集中阅卷。“每份答卷通过软件进行真名与编码的准确转换,中间过程都是匿名的,而且须经多个专家阅评,最后取平均分作为最终成绩。”省直机关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分组打出分数、排序之后,还要在每个组内选每个科目的前50名进行再次评阅。随后,再集中评审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若干。

“比赛时间很紧,这对大家的基础知识储备要求比较高。总结来说,我们还存在国家时事政策掌握不够、了解的讯息不够全面等短板。”刘延强在参赛完后的一次单位内部分享会上分析道,“从备赛而言,我们不应该只局限于自己的行业,要更加关注国情省情。”

(《四川日报》2023年12月22日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