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决战脱贫攻坚重要时间节点,在喜庆祥和的彝族新年期间,经省委常委、省直机关工委书记曲木史哈同志批示同意,中共四川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牵头组织来自最后一批脱贫摘帽普格、昭觉、布拖、越西4县120余名大山深处、乡村小学六年级学童们在西昌开展2020年度“梦想启航--走出大山看世界”公益游学活动,为“山里娃”播下启蒙心性、向学求知、自强不息、憧憬未来、启航梦想的“金种子”。
聚集主题精准发力,为“山里娃”浇灌希望、指明方向,培育“金种子”生根发芽
活动正式开展前,活动筹备组专程到四川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邀请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幸存者、四肢截肢的周全弟老同志用“抱笔书法”为活动题写“走出大山看世界”,并将题字制成活动旗帜延续使用,制成书签发到每一位参加活动的孩子手中,为活动打上浓重的红色基因烙印。
开幕式上省直机关工委二级巡视员刘欣代表省直机关工委寄语彝族孩子们《树立远大理想,做新时代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彝族长者为彝族孩子们讲述《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为活动点明主题,使孩子们了解当前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务实创新激发活力,帮“山里娃”开阔眼界、丰富本领,激励“金种子”茁壮成长
一是在活动形式上确保“有意义”也要“有意思”。既有凉山彝族历史文化精彩讲解、集体观影《我和我的祖国》,激励孩子们增强民族自豪感,也有省科技馆、四川博物院专程到西昌组织“科普(文化)嘉年华”启蒙学童心性;既有凉山籍著名歌手用民族音乐在草坪音乐放牛班上带领孩子们忘情歌舞,也有专业老师手把手教会孩子们用小口琴吹响《欢乐颂》《歌唱祖国》;既有参观西昌城市规划馆、西昌学院,激发学童们求知向学的兴趣热情,也有四川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四肢截肢抗美援朝老兵爷爷以视频连线方式向孩子们讲述峥嵘岁月、赤子忠诚,引导孩子们铭记和平来之不易,培养爱国主义、家国情怀;既有国际范的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足球特训营中让孩子们切身感受运动无国界、“世界地球村”,也有从大凉山走出的奥运冠军分享自己“走出大山、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成长经历,向孩子们传播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体育精神、拼搏精神。
二是在参加游学的学童选派上要求男女童比例1:1,并通过举办《格桑花的自信和美丽》专题讲座、组织男女混编队足球对抗赛等形式,在活动中强化突出性别平等、关爱女童、携手共同努力奋斗等“向上向善”意识形态元素,铸造培养孩子们团结友爱优秀品质,鼓励男童和女童都要树立自信、学会自强、感恩奋进、携手合作。
三是在活动保障上充分考虑了疫情防控、学童安全等需要,为每个学童小班配备了“11112”服务专班(一名带队班主任、一名随班当地驻村干部、一名随班医生、一名女童事务专员、2名志愿者),并部署安排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护团队、志愿者服务团队、交通保障团队、驻地安保(食品检测)团队、急症重症(突发事件)处理团队等一揽子工作力量、保障措施及应急预案,为孩子们提供了全天候24小时的防疫、安保、食品安全等保障,确保公益游学活动全程,160余名学童、志愿者及工作人员开心放心、安然无恙。
四是在增强活动的长效性上,将省直机关系统省级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与“走出大山看世界”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号校共建”方式,带领9家省级青年文明号一致行动,与此次参加活动的乡村小学“手拉手”结对共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并从授牌之日起,以每月1-2次共建活动的频次,在对应学校经常性开展启蒙心性、启航梦想的关爱活动、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变“一次性”为“持续性”,持续对孩子们进行五爱教育,将“走出大山看世界”活动在经常性、持续性、长效性方面进行提档升级。
成效显著彰显魅力,使“山里娃”启航梦想、点亮未来,见证“金种子”开花结果
参加活动的120余名学童纷纷写下游学心得感想,来自布拖县采哈乡中心校的舍布么色作同学在游学心得上写到:“远方的雄鹰见得多......谢谢组织活动的哥哥姐姐们,你们像火塘里的火一样温暖了我们的心,你们像播种的人一样,为我们播下了梦想的种子,你们像天使一样守护着我们,我会永远记住你们的善良......”天真烂漫的童语印证出活动取得的良好效果。
此次2020年度“梦想启航--走出大山看世界”公益游学整体活动受到新华社、央视、科技日报、旗帜网、中国青年报、四川日报、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工人日报、四川手机报等众多中央、省级主流媒体跟踪宣传,其中多篇报道取得了10万+的良好宣传效果,新华社刊发的活动报道阅读量达到100万+的超高等级,活动整体情况在2020年12月1日《中国青年报》第2版要闻刊出,并首次登上了央视新媒体。此次活动的整体新闻报道工作实现了多渠道、全覆盖、立体化的报道模式,整体阅读量接近300万量级。
(省直机关团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