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眉山市洪雅县针对地域范围广、应急处突压力大等问题,以30户为参考,结合地形地貌,全域划分2174个小网格,通过“网格员网内选、网格事网内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在此基础上,将各类资源有效整合到小网格,不断健全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凝聚起乡村振兴强大动能。
做强网格力量 构建扁平化管理体系
条块整合、“一员多用”。洪雅推动35项基层辅助治理职能以及补助资金整合至小网格,建立“共性+个性”任务清单,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统管小网格员,实现一支队伍抓治理。
干部下沉、做强基层。洪雅针对以往任务层层传达到组,而组长“独木难支”的局面,推动672名镇干部、536名村(社区)干部下沉到村(居)民小组、到小网格,发动群众开展“环境共治、文明聚心、发展联动”行动,既提升干部群众工作能力,又推动各项任务“一杆子插到底”。
统一采集、分级处置。洪雅搭建小网格“微连心”平台,对群众身边事实行“一个口子进”,构建“前端发现、分级移交、联动处置、全程督办、办结回访”机制,确保网格内问题有人管、有人处置。截至目前,小网格员发现并处置事件352件,镇村办理24件,办结率100%。
规范网格处置 构建精准化监管体系
执法监督就近。洪雅将86类违法行为监督权下沉至小网格,建立“小网格上报——乡镇过筛——分局执法——片区调度会议”监管体系,小网格员对闲置房屋、林间山头等“盲区”就近监管,92%的乱象行为在小网格内得到有效处置。
应急响应靠前。洪雅网格内分灾种靠前储备物资3万件(套),建立“小网格先期处置——片区中队救援——县应急救援大队整合支援”应急体系,形成“实时巡查、提前预警、信息上报、先期处置”机制,实现全员全时应急响应。
矛盾调处诉源。洪雅搭建人大代表联络室、矛盾调解工作室、民主议事厅“两室一厅”自治平台,从小网格内选拔“两代表一委员”、离任干部、退役军人等人才,就地化解群众各类纠纷300多起,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优化网格服务 构建便捷化服务体系
社工服务“送上门”。洪雅建立3个村级社工服务中心,专业化培训500多名小网格员,设置农活代帮、义工义教、环境保洁等5大类服务岗位,经群众点单、社工中心派单、网格员接单等程序,推动社会服务延伸到户、精准到人,惠及7000余名市民。
公共服务“自己办”。洪雅采取社工服务中心承接项目、小网格员包片负责、群众劳务输出方式,承接防疫消杀、绿化维护、清河行动、“一老一小”等4类200余万元政府购买服务,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便民服务“到身边”。洪雅构建“镇服务中心—村服务站—组服务点—小网格代办员”便民服务体系,梳理50余项便民服务事项以及办理流程,汇编办理指南印发至小网格,做到流程网格清楚、办事只跑一次。
推动网格发展 构建全链条发展体系
孵化群众组织,助推特色发展。洪雅坚持用群众组织组织群众,建立小网格人力资源台账350多个,分类孵化建筑、农技、文旅、手工艺等业缘组织100多个,打通产业生产、加工、销售等链条,推动小网格抱团发展。
联动项目建设,助推产业发展。洪雅依托“两新联百村、党建促振兴”行动,推动6家社会企业与小网格“人才联育、资源联用、产业联建”,建成雅连生产基地、香猪养殖基地等特色项目6个,创造就业岗位500多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
搭建综合平台,助推品牌发展。洪雅利用闲置农房、集体建设用地等资源,建设小网格“左邻右舍”综合体,搭建群众组织与区域发展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特色民宿+本地美食+自然风光”的“网红”景点3个,成功塑造“三棵树”“百家宴”等原创品牌6个,群众人均增收4000余元。
(眉山市洪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