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驻村故事>文章页

乡村振兴木里行

https://www.scjgdj.gov.cn/  (2022-05-06 16:33:40)    

——深入走访监测户持续保持稳收入

监测户,是有可能发展成为贫困户的人群。而脱贫监测户指的是已经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这些脱贫户脱贫的时间还不长,如果已脱贫户自身内生动力发展不足的话,在一定时间内还存在返贫致贫的风险。

新一轮5年乡村振兴启动后,我们定点帮扶村由羊窝子村更换到了羊棚子村,我女儿曾经说“妈妈,你们扶贫成果好,从一点大的羊窝子变成羊棚子了,羊都多了”,我也是会心一笑。羊棚子村地处木里县列瓦镇北部半山腰,4个村民小组,162户750人,散落在一片山间。

定点帮扶羊棚子村以后,我们有3户监测户,通过驻村第一书记,我们了解他们的情况,也一直担心返贫致贫风险。这次木里行最大的一项任务就是要到监测户家里去,实地查看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困难。

从村委会驱车30分钟后,我们沿着蜿蜒的山路来到列瓦乡羊棚子村毛家坪组陶正康家,5口之家,两个老年人因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两个孙子(女)尚在就读小学,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就是壮年的儿子,为了照顾老小,不能外出打工,只能在家务农。在陶正康家的堂屋里,黑黢黢的墙壁,散落满地的柴火,满身灰尘的陶正康伸出黑黄,干燥,布满皱纹的手招呼我们,我的心不禁一紧,赶忙向村长询问他家的收入,从低保收入到经济作物收入能够满足脱贫的条件,两个老人的手术都在县里医院做的,多亏了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支撑。

从陶正康家里出来驱车10分钟,来到列瓦乡羊棚子村上东组赵友青家,由于腿残疾,眼睛白内瞕,他每天在家里负责喂养家里的牲畜。儿子过世后,3个孙子的学费就是这个家庭最大的支出,39岁的儿媳妇默默承担这个家庭的重任,每天清晨安顿好老人,打好猪草后就去木里县城打工,全家5口人均为低保户。靠着儿媳妇的坚韧自强,大孙子今年已经成为一名消防战士。陶正康老人手里捏着我们发的慰问金不知所措,村长大声说“这是黄书记(黄静)他们单位,省地震局的领导来看望你,给你的慰问金!”老人这才反应过来,看向我们带队的领导,不禁泪流满面,呜咽着说“我是72年入党的老党员,我一直都是共产党员,我再苦再难都不能给组织上添麻烦”。我们闻声戚戚然,对这位老党员由衷的感动和敬佩。

村民罗友青家4口人,罗友青71岁,眼睛残疾不能看东西,腿残疾基本不能自行移动。孙子孙女在读初中,唯一的儿子是这个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全家4口人均为低保户。瘫着的老人,木讷的儿子,让人感觉生活无形的压力,看向干净的小院中盛开的月季,坡下那篇绿油油的庄稼时,又能感觉到他们对小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一路走来,当地老百姓那种对生活的热爱和质朴民风令人感动。怎么保持3户人家的收入稳定增长,减轻生活压力也是我们要迅速解决的问题。在村委会,带队领导和县防震减灾服务中心主任,村两委班子商定,由县局提供宏观观测公益岗位,负责传授公益岗位技能,在省地震局防震减灾专项资金中支付劳动报酬。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扶工作,既要帮也要扶,要让使他们真正凭借自己的劳动赚取一份收入,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的同时把帮扶单位的温暖送进他们的心中,以实际行动、扎实的工作,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省地震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