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驻村故事>文章页

为了远方的家

https://www.scjgdj.gov.cn/  (2020-08-20 14:34:46)    

“天边有一对双星,那是我梦中的眼睛……”电话铃声响起,正行进乡镇院路上的他,接到电话,是院长打来的。

忐忑走进院办,院长神色凝重,将一份红头文件递到面前,他一眼瞥见“省委组织部”“凉山州”的字眼。

三年,医援凉山,扶贫攻坚。

大凉山尚无精神专科。他看看李院,目光里有焦灼,有期待,因为时间急迫,脸上的“川”字纹拧成深深的沟壑,来不及多想,他作了决定。

从小生在农村,大学毕业后到了隆昌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作,业务不算多,生活平淡如水。凉山州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啃下这块“硬骨头”,助彝族同胞改善医疗环境,远方在呼唤……

回到家,妻子很不理解,哭着质问:“我们结婚才半年多,为什么要分开长达三年,而且那里传染病那么多,你要是出事了我怎么办?”妻子是外地人,为了他,放弃了读研,放弃了老家的教师编制,追随他到了这个川南小县城。是啊,刚刚新婚燕尔,她在陌生的县城里也没什么朋友,这一走……哎!那一刻,愧疚漫过心海,他将妻紧紧搂在怀里。妻如受伤的小兔,止不住抽泣,狠狠地抓住他,似乎一放手他就消失不见了。一行热泪滚落,他不敢再想下去了。

他对妻说,已经答应院长了,不能食言。再说凉山那边精神科空缺,可以施展专业抱负,获得成就感。妻子渐渐止住抽泣,不再言语。

夜,静得可怕。他一宿无眠,妻一直辗转反侧。

六月热浪,他躲开妻红了又红的眼睛,踏上了通往凉山州昭觉县的列车。

昭觉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地处大凉山腹心,曾是凉山州府所在地。踏进这片土地,空气中有了些许清凉,阳光灼烈得让人睁不开眼睛。昭觉县人民医院院长亲自率队迎接,彝族同胞热情张罗,他被“新鲜”与“新奇”簇拥。他知道,之后的三年,这里就是他的“家”了。

这里空气干燥,鼻子一直出血;这里紫外线强,皮肤红肿脱皮;这里早晚温差大,经常感冒;这里海拔高,稍微运动一下就呼吸急促。这些,他都没告诉妻,只说这边的“新鲜”和“新奇”。

两个月后,大凉山有了第一家精神专科门诊。院长激动,他的手被他握得热辣辣、汗涔涔的。“谢谢,谢谢,我们这里终于有了精神专科了,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啊!”他也兴奋,望着院长嘿嘿笑。

一阵激动,一股鲜血从鼻腔流出。他轻轻擦拭,一眼望到窗外光秃秃的大山,想到这里的病患再也不用翻山越岭,再也不用辗转几十公里到西昌、攀枝花就诊,就这些初来乍到的不适,值了!

平日里,精神专科比较清闲,他可是闲不住的人,于是自愿加入“抗病毒中心”,协助管理HIV病人和健康宣教。置身其间,才知这里的HIV事态严峻。无数次与华西医院、广州八院、美国志愿者、菲律宾志愿者探讨如何改善、管理HlV。他忧心忡忡,暗下决心,不能任由可怕的病毒在无知和愚昧中蔓延。

那天,一位HIV治疗失败的彝族汉子走进他的办公室。已有12年病史的他,致使妻子及两个女儿也感染了HIV。孩子不愿服药,他看不到希望,悔恨、无助,未语泪先流。他握着他的手,递给他几张纸巾,“作为家中顶梁柱,哭有何用?若孩子不愿服药,可以用奖励糖果的方式激励。”彝族汉子说,“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哪还有钱买糖!”一把鼻涕一把泪。“你的治疗失败是因不规律服药,敦促全家按时吃药就有希望。”说着,他掏出100元,塞到他手心。“这个钱我来出,你坚持来领药,每次领药我都给你100元。”彝族汉子瞪大了眼睛,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哆哆嗦嗦接过钱,连声说着“谢谢”。他让彝族汉子记下自己的电话号码,还说以后有问题随时来找他。彝族男子黝黑的皮肤潮红,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亮彩,千恩万谢着,一步一回头走了。

看着彝族汉子的背影,他的心一沉再沉。来到这里,经历了太多的“意外”,这些“意外”都是人命啊,还有那些无辜的孩子,哎,真是心痛得要死。

援医有些日子了,这里的人对医学的漠视、淡薄,深深刺疼了他的心。

从未涉足凉山,走近了才知她的疮痍、隐患。

他点燃一支烟,让袅袅烟丝舒缓内心的痛苦与复杂。来到这里,他开始吸烟了。他狠狠猛抽一口,扔掉烟头,看来,此次“扶贫攻坚”,来对了!

一直喜欢“天边”这首歌,因为向往歌词中的空灵辽远。如今身在“天边”,浪漫“空灵”变成真实的落寞与寂寥,他一人真的到了“天边”。每当夜深人静,他就想家,想父母,想妻子,一旦接听他们的电话就有些紧张,生怕是他们“抱恙”的消息。

一个阴冷的日子,噩耗传来,父亲左丘脑突然出血并破入脑室,生命危在旦夕!父亲打工的地方属偏远山区,到大医院时,出血已达4小时,瞳孔已扩散。尽管医院及时组织了抢救手术,瞳孔逐渐恢复,但生命体征一直不平稳,医院ICU多次下达病危通知,让家属做好心理准备。

天崩地裂,五雷轰顶!如山的父亲扛起这个家,是那么强健有力呵。临行前父亲还说他和母亲身体都好,让他安心扶贫。可,刚去半年啊,父亲就成了这般……母亲因接受不了父亲的病情几近崩溃,蜷缩在角落里,蓬头垢面,全眼浮肿,眼睛里是深不可测的绝望与空洞。

他和妻子拿出全部积蓄,可是那点微薄的积蓄犹如杯水车薪,入不敷出。

窗外下雨了,淅淅沥沥,犹如他泣血的心。明天怎么办?未来怎么办?他用头狠狠撞击着走廊的墙壁,嘴唇被咬出了血印,想哭却不敢哭,恓惶几乎将他吞噬……

“天边”的铃声响起。是老家组织部部长的慰问电话,“安心照顾父亲,组织帮你一起想办法。”第二天,老家来人!他们赶了8小时山路,带来临时募捐的6万元。杨书记头发湿漉漉的,身上全是水渍,对他和母亲说,“放心,组织不会让一个在凉山脱贫攻坚一线奋斗的战士,让一个呵护彝族同胞健康的医生无力挽救自己的父亲。组织绝对不会对一个甘愿儿子吃苦、服务服从国家大局的家庭袖手旁观!”

眼泪夺眶而出。才短短的一天啊,6万元的救命钱从天而降,杨书记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昭觉县的“家人们”也赶来了!嘘寒问暖,救济安抚,让他安心照顾父亲,不担心“假期”的问题……

原来,他从来不是一个人在苦撑。原来,他的身后,有温暖无比的大家庭。

雨缠缠绵绵,他的心却开始放晴。

2019年5月11日凌晨,死神还是带走了父亲。

整理父亲遗物时,他发现,父亲居然还在穿他大学淘汰下来的衣服。父亲一生节俭,却总是教育孩子做一个“有用的人”。往事如烟,想起父亲的种种,那一刻,他关起门,嚎啕大哭,哭得像个孩子。哭累了,打开门,还有太多事待他处理。他听父亲在耳畔说:“儿子,别悲伤,路还长,得坚强走下去!”

料理完一切,他的人生又一次面临抉择。是继续援助远方的家,还是留在老家照顾孤苦的母亲?哎!他心被生生牵疼。

与母亲和爱妻相对而坐,他的目光不时投向两个最亲的人,期待她们给他答案。母亲是希望他留下的,他看到她眼中的不舍和依恋,父亲的猝然长辞于她是致命打击,她需要她的儿子在身边,但她什么也没说;妻子当然希望他不再远离,但她知道他对工作的那份执着,她欲言又止。她们的心思,他懂。但他也知道,无论他做出什么决定,她们都会支持他。

抬眼,父亲依然微微笑着。父亲一生奔波辗转,耿直忠厚,从不轻言放弃,更不会半途而废。想想组织给予的温暖,想到那些雪中送炭,他听到远方的呼唤……

他作了抉择,目光笃定。他在日记本上庄严写下:“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

安顿好母亲,告别妻子,再次踏上去往凉山州的列车。

“天边有一对双星,那是我梦中的眼睛……”天边,星星,还有那些期盼的眼睛。没有初次离开时的心伤,这次,他的眼睛平静地朝向远方……

(隆昌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