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供水很不稳定,有时连续几天都没有水用。”看着水龙头里“哗哗”流淌的自来水,万源市太平镇老洼坪村田湾组村民田正东非常高兴。
万源市境内多喀斯特地貌,地表水难以汇聚,村民生产生活用水主要取自花萼山泉水。2008年,老洼坪村于崇山峻岭间修建了全长5公里的露天沟渠,当地人称其为“红旗渠”。后因2021年“7·10”洪灾引发地基沉陷、引水渠破损、蓄水池破裂,加之沿途落叶以及飞虫等污染水质,导致供水严重不足、水质大幅下降。
“吃水用水是一个长期性的工程,要把‘红旗渠’改建成高标准的供水设施,让群众都吃上干净水、放心水。”达州市政协迅速制定对口帮扶老洼坪村工作方案,建立“发展需求”和“委员资源”两大清单,将解决老洼坪村用水安全作为对口帮扶“一号工程”。
如何保障供水质量、施工安全?项目资金怎么筹措?达州市政协一直在思考谋划。
“‘红旗渠’事关6000余名村民的用水安全,也事关老洼坪村发展振兴,一刻也不能耽误。”达州市政协主席胡杰多次组织民革、民盟、民建、农工党达州市委会,市工商联、侨联、高新科创公司以及太平镇政府、老洼坪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和政协委员代表听建议、想办法、出对策,最终确定“渠改管”方案,并多方协调达州市水务局、万源市水务局等部门筹措项目资金290余万元。2023年3月,老洼坪村“红旗渠”“渠改管”工程在悬崖峭壁间正式开工。
近日,一根根崭新的水管已铺设进老洼坪村上沟组的村民家中。截至目前,“渠改管”项目新建取水口2处、400立方米净水厂1座、输水管网5.95公里以及供水管网2.06公里。
“如今水的问题解决了,我的高山猪养殖也会越来越顺利。”老洼坪村的养猪大户唐映科底气十足地说,“今年我要把存栏量大幅提上去,相信今后我们的致富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近年来,以达州市政协为牵头的8家帮扶单位高度重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助老洼坪村升级改造产业路2公里、修缮破损村道1公里、安装道路指引牌6个、整治村道沿边地陷天坑4个、修建垃圾池18个,通过帮扶调研集中采购、职工灵活分散购买、驻村干部动态配送等方式开展消费帮扶40余万元。2021年,老洼坪村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表彰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村”;2023年,时任第一书记李小虎被四川省委组织部等5部门表彰为“全省优秀第一驻村书记”。
……
如今,村里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村容村貌越来越亮丽,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充盈。
(达州市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