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市州动态>文章页

乐山市:续写彝路情缘  共绘“峨马同行”新篇章

https://www.scjgdj.gov.cn/  (2023-12-26 16:28:03)    

2023年,峨眉山市与马边彝族自治县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心任务,围绕畅通运行机制、谋划帮扶项目、推动产业合作、开展“组团式”帮扶等对口帮扶工作重点,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担接着一担挑。

凝聚各方力量,共绘“同心共行、全域结对”的人才图。马边县整合中省部门(单位)定点帮扶、东西部协作、对口援彝等帮扶力量,设置“援马综合党委”,创新“思想共学、工作共谋、项目共建、资源共享、队伍共管、经验共推”工作法,探索“组团式”帮扶模式。今年来,峨眉山市第四批对口援彝帮扶工作队以“五共”工作法为锚点,以援彝需求清单和帮扶清单为导向,通过“党建+”模式优化临时党支部队伍,统筹乡镇、学校、社会组织等帮扶资源“全域结对”,结成帮扶“对子”40余个,整合工作队、支医、支教3支援彝队伍共52人,建立结对帮扶马边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判解决对口援彝工作难点、堵点问题,常态化开展支部共建、送智谋划、送教巡诊、结对帮扶等相关活动52次,形成“共担当、谋双赢”良好局面。持续夯实“引航工程”铸师资,成立“援彝名师工作室”和“胡贵权高中地理名师工作室”,开展工作坊研修12次,受益教师300余人次。先后选派27名医生、教师到马边支医支教,接收22名马边骨干教师跟岗学习、挂职锻炼,组织开展就业、农业、医疗、教育培训等活动70余场次,参训超300人次,培养“四有”青年教师1000余人次,努力为马边培养一支带不走的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落实帮扶资金70余万元,建成“巴蜀云班”,帮助马边学生同步享受川内优质教育资源,受益学子达272人。

做优帮扶项目,共绘“党建引领、村强民富”的民生图。综合实施产业合作、教育提升、劳务协作、人才交流、阵地建设、文化交流六大类项目,使曙光社区“无中生有、点石成金”。“聚人心”聚拢幸福路。整合各类帮扶资金约150万元,实施曙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修建集社区办公、文化娱乐、健康服务等多功能群众文化活动场所,让居民不出社区便能享受“一站式”服务,该项目预计在2024年1月底前完成主体浇筑。“谋方向”畅通致富路。围绕永兴村产业发展配套设施缺乏实际,立足当地固有的少数民族民俗、彝族风情文化、悬崖自然景观和彝区特色地方菜系,实施“记忆中的院子”综合文旅项目,计划设计修建崖边民宿及附属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将采取租赁使用的经营方式,租赁金额按照对口帮扶资金投入总金额的百分比纳入村集体经济收益。今年以来,工作队联合浙江东西部协作“彝领技工”劳务品牌,开展3次大型招聘会,共提供就业岗位800余个,通过劳务输出、技能培训等方式实现劳动力就业400余人次,月均工资达4000元以上。

补齐产业短板,共绘“春华秋实、和美乡村”的致富图。引导烟峰镇群众因势利导,利用山坡地开垦梯田,探索种植高品质莲花白菜苗13万株,累计带动全县高山蔬菜种植约1200亩,实现高山蔬菜种植“弯道超车”。统筹峨眉对口帮扶马边援彝项目资金约400万元,打造“烟雨高峰”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将“巴掌地”“碎散地”“撂荒地”进行集中流转,建设集中连片的“稻+蔬、稻+鱼、稻+油菜”等模式的粮经复合现代农业园区基地700亩,修建产业栈道5公里,灌溉水池9个,引水管道约10公里,水渠6条,高质量提升农田排灌能力、土壤培肥能力。携手万佛藤椒、峨眉雪芽等企业,推动马边农副产品与峨眉山市经销企业实现产销“手牵手”,今年来帮助马边猕猴桃、茶叶等农产品销售达472万元。综合地域优势产品,提升品牌竞争力,引进峨眉山市果酒酿造企业投资约850万元,建设青梅果汁生产线,打造马边青梅果汁品牌,预计年产值可达4000万元左右。

(马边彝族自治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