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优化农村面貌,内江市档案馆发出推进农村面貌改善行动的“动员令”,吹响了全体“兰台人”勇挑重担、抓好落实,扎根农村、改善农村的“集结号”,更好肩负起新时代档案人的职责和使命。
内江市东兴街道下辖的圣林社区和大明社区是此次市档案馆负责的包联社区,两个社区均位于城乡结合部,随时面临城市规划建设征地拆迁,土地流转承包困难,价格是市场均价两倍,缺乏造血功能。同时社区存在严重的农业用水难、出行难、路面硬化难、老龄化严重等问题,行动推进难点堵点重重,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较多。
针对现状,市档案馆成立工作专班和攻坚小队,每日下沉联系社区,与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打成一片”,拉着村民“闲话家常”,陪着施工队“赶工保质”,对每一项实施方案落实落细,对每一位村民的要求疑问记录在案,对每一处改善工程进行现场督办。
大明社区6社村民廖明章一大早就坐在门口等着攻坚队队员,望着他精致的农家小院,绿植点缀其间,道路整洁,院坝干净,精心堆砌的柴堆撑起别致田园风情,大家聚在院坝里聊天,勾勒出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美丽画卷。他笑着说:“你们一天不来我都不习惯了,谢谢你们,模范不敢当,这下排污水沟解决了,院坝道路也干净了,房子自然看起来就漂亮了”。8社村民刘付良家庭比较困难,入户路中间水沟多年藏污纳垢且遇到下雨道路两侧就湿滑难行,房屋漏雨严重,院坝侧面菜地和畜禽棚管理杂乱,攻坚队还没走进院坝就听到刘付良笑着喊到:“今天就招呼你们进来了,这哈材料都配齐了,下午施工队就来修了,谢谢你们哦”,望着堆满院坝的砖头和水泥,纵使脚下泥泞坎坷,“他们”和“他们”都笑了,修路--这不仅是解决攻坚队“心病”的“良药”,更是通往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自开展行动以来,圣林、大明社区已开展庭院整治285处、撂荒地水田110亩、畜禽棚82处、清理垃圾、杂物251吨、三格式化粪池86处、杂乱广告、横幅15处、排污水沟4公里等,建成固定垃圾投放点2处,拆除危旧房700余平,公路硬化320余米,目前行动仍在有序开展。
(内江市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