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仁寿县坚持党建引领发展,以乡村振兴新使命、新要求为着力点,推动组织、人才、资源向乡村振兴一线深度聚集,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发展优势。
健全组织体系,强化乡村振兴“红色引领”。一是构建高位推动机制。成立县委书记为组长,两名县委常委为副组长的县委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构建起“书记主抓、党政同责、分级负责、各方协作”的推进机制。二是选优配强驻村干部。从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294名优秀干部到乡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员,深入基层一线宣讲政策法规、解决群众烦心事、改善乡村基础条件,不断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三是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倡导党员带头先学新技术、先用新设施、先试新品种,带动群众参与电商创业100余次、创办星级农家乐85余家。
锻造专业队伍,激活乡村振兴“人才引擎”。一是输入新血液。依托驻外农民工服务站点,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开展走访慰问等方式讲述家乡变化、宣传返乡创业政策,吸引600余名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为乡村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二是培养主心骨。深入开展技术下乡、进村、入户、到田活动,农业农村局组织机关内农业专家到一线开展农业技术培训30余次,培训产业种植人员上千人次,筑牢乡村主心骨。三是用好人才军。发挥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优势,推动产业链与人才融合发展,探索“人才+产业”“人才+合作社”等发展模式,打造“文宫枇杷”“曹家梨”等品牌产品23个,壮大乡村产业。
发展集体经济,开启乡村振兴“致富通道”。一是挖掘自身潜力。出台《仁寿县村级集体经济攻坚三年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等配套政策,探索“村集体+业主”“村党组织+合作社”等发展模式,实现集体经济增收达340万元。二是聚焦规范决策。严格执行财务公开和村级集体经济民主决策机制,强化村级集体经济“三资”管理,确保村集体资源资金得到有效利用。三是开辟发展路径。立足乡村实际,探索发展“党建+金融”工作模式,为农村群众创业开辟信贷绿色通道。同时,结合“党建+协会”、党员践诺等活动,开展“1+N”帮扶活动,为困难党员寻求发展机遇。
(仁寿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