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康市聚焦“连续性、科学性、稳定性”,从政策、制度、人才三个方面着手,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乡村振兴赋能铸魂,确保高质量推进。
聚焦“连续性”,完善政策体系衔接。总结提炼脱贫攻坚理论成果、实践经验,完善乡村振兴政策体系、制度框架。保持现有资金等优惠政策,持续加强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投入力度,促进便利共享,提高政策针对性、灵活性。加大与省内定点帮扶和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力度,持续引进信息、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等方面先进经验,着力搭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帮扶桥梁”。
聚焦“科学性”,推动制度机制衔接。完善组织领导、议事决策、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制度机制,把“三级书记抓脱贫、全体动员促攻坚”的责任机制衔接运用到推进乡村振兴中,形成“三级联动”专班体系。强化村党组织对村级民主管理领导,加大技能培训和思想教育,提升贫困人口“自主脱贫”能力,实现“被动扶”到“主动兴”的转变。推行“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帮助群众增加收益。
聚焦“稳定性”,强化人才力量链接。以“自愿报名+组织推荐+资格审查”方式,持续向重点乡村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驻村工作队员86名,指导协助村“两委”落实发展任务,确保发展思路连续不断。用好用活“农牧民夜校”,鼓励专家人才走下去、经营人才引进来、本土人才育起来,动态储备后备力量414名。科学设立公益性岗位,衔接运用好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发挥林木管护、道路养护、河道巡视等岗位的作用,集聚多方人才力量,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阿坝州马尔康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