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市州动态>文章页

平武县探索“一核四型”新模式,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https://www.scjgdj.gov.cn/  (2021-06-07 16:23:45)    

结合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大力实施集体经济“消薄”计划,不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积极探索“一核四型”农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模式,实现党建统领与产业富民深度融合。

一是建立“资源开发型”模式,盘活集体资产。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清理整合合并村闲置资源、土地,结合各村自然资源,发展村集体领办的特色产业基地1000余亩,包括车厘子、雷竹、黑猪、清水鱼等20余个种养殖项目,村集体、群众按照4:6的比例对利益进行分配。锁江羌族乡黄坪村整合闲置办公用房740平方米,出租给本村民营企业、专合组织使用,切实盘活集体“沉睡”资产,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

二是建立“飞地抱团型”模式,实现优势互补。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整合各村边远地区资金、土地、队伍等资源,引导产业弱村、产业强村开展党组织联建共建活动,发展农村“飞地产业”,有效解决经济结构单一、资金整合度不高等问题。平通羌族乡新桥村、旧堡羌族乡宝竹村、竹丰村统筹整合中省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300万元,联合成立村投公司,采取“孵化经营”模式,与专业公司进行合作,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地集中的平通羌族乡集中连片发展牧草种植300余亩,改变各村集体经济资金少,单打独斗的局面,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的产业发展格局。

三是建立“股份合作型”模式,引进项目资金。因村施策引进四川康昕生态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四川润生众品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社会企业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对接合作。企业以资金、技术等入股建设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鼓励建立第三方经营主体与各村定向用工、定向购销等长效合作经营模式,村集体、村民分别以自然资源、劳务管理入股,收益按4:4:2的比例分配。目前通过股份合作,带动各村就近务工1200余人,8家农特超市与2100余户村民签订了定向购买协议,带动发展产业大户390户。

四是建立“实体经营型”模式,拓宽增收渠道。依托中省产业扶持资金以及村集体房屋、土地等固定资产,成立农业开发类、劳务服务类等集体公司,采取乡镇纪委+村级监委“双重监督”方式,由村“两委”直接经营管理。结合旅游开发、灾后重建、九绵高速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不断拓展集体公司经营项目和业务。目前全县成立村集体公司22家,其中,白马藏族乡三个村集体通过组建施工队,承包“8·17”暴雨洪涝灾后清淤工程,目前每村集体收入已达百万元以上;龙安镇长桂村村委会购买机械设备出租,实现收益10余万元。

(平武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