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开展以来,南充市南部县结合县域实际,紧紧围绕“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 的发展思路,积极支持引导贫困户发展短期有收益、长期可致富的小买卖、小庭院、小养殖、小作坊“四小工程”,建起脱贫奔康产业园358个;着手打造晚熟柑橘现代农业园区,建成了“盘龙至八尔湖 ”“定水至升钟湖”“火峰山至长坪山”3条共25万亩的晚熟柑橘产业示范带,夯实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基础。
358个脱贫奔康产业园,覆盖所有脱贫村脱贫户
站在南部县打鼓山村晚熟柑橘产业园观景台眺望,不远处的半山腰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金色大字醒目耀眼。放眼望去,该村道路畅通、农舍一新、堰塘星罗棋布、果树漫山遍野。
该村党支部书记介绍,打鼓山村推行支部带企业进村、党员带群众入社、群众带土地入园,支部联建、项目联抓、产业联片,建就业园、创业园、托管园的“三带三联建三园”发展模式。通过吸引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引进龙头企业建设脱贫奔康产业园,吸收带动村民入园务工,走出了一条“党建+扶贫+N”的发展路子。
为破解产业发展资金“瓶颈”,该县积极探索建立多元投入机制,统筹用好项目资金、用活社会资金、用活金融资金,做到“三金合一”。创新建立“龙头企业+专合组织+致富能人+贫困群众+金融机构”的“五方联盟”产业发展机制,全县建成覆盖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脱贫奔康产业园358个。同时,该县依托脱贫奔康产业园,长短结合,发展小买卖、小庭院、小养殖、小作坊“四小工程”,带动全县2.8万户家庭增收。
三条产业带总面积25万亩,带动入园就业创业1.2万人
2018年以来,该县通过引进业主自建、县农投公司统建、股份合作联建等方式,相继建成了“盘龙至八尔湖”晚熟柑橘产业园10万亩,“定水至升钟湖”晚熟柑橘产业园10万亩,“火峰山至长坪山”晚熟柑橘产业园5万亩,建成总面积25万亩的3条产业示范带,共覆盖19个乡镇102个村,带动入园就业创业群众1.2万人。
“下一步,该县将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坚持‘一片产业形成一片景区’规划,促进‘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民居变客房’,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形成‘旅游+’新业态,引领县域经济发展。”该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四个不摘,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继续优化现有帮扶政策,适度扩大政策普惠范围,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该县扶贫开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南部县将进一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大对全县3.2万户脱贫边缘户、脱贫监测户、特殊困难户等“三户”的常态化监测力度,早发现、早预防、早帮扶。实施分类施策、精准施策、有效施策,及时抓好兜底保障、产业巩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等工作。坚持“大稳定、小调整”原则,延续深化县级部门帮扶机制,继续实行向重点村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制度,适度调整优化选派干部规模和对口帮扶对象,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
(南充市直机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