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16省道沿途下起了小雨,突袭的凉风却挡不住党员干部扶贫的热情,攀枝花市直机关工委、攀枝花市委党校10名党员激动万分的朝着盐边县格萨拉乡上村村前行,这次的重要任务是“爱心助学”活动,这是两个单位突出“强两扶、促两变”的工作思路,持续在上村村开展“爱心助学”活动的第5年。
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再次来到上村村,贫困户们早早的来到干净整洁、井然有序的村委会大院,三面崭新的围墙映衬着高高飘扬的国旗。今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个大山深处的彝族小山村将摘掉贫困的帽子,在“蜕变”中闪亮登场。
强化“扶智”,促进“我要发展”的观念转变
“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上村村农户整体收入偏低,要解决“一世”而不是“一时”的贫困问题,就要放眼长远,从教育扶贫入手,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拔掉穷根。为此,攀枝花市直机关工委、攀枝花市委党校持续开展了5年的助学活动,教育引导帮助上村村青少年增强“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人生”的意识,并树立“学成归来回报家乡,用他们所学所知改变家庭的贫困现状,给弟弟妹妹们做好榜样”的目标。
截至目前,通过积极向上争取和主动自筹的方式,累计向上村村提供助学金近50万元,帮助的困难学生近300人次;仅2020年,该村受助学生中顺利升入初中的有15名,考入高中和中职学校的有7名,成功考入全日制高校就学的有5名。
强化“扶志”,促进移风易俗的观念转变
俗话说,“人穷穷一时,志短短一生”。扶志强调主动进取、积极向上、自强不息,我们从感恩教育和改变生活习惯着手,加大帮扶工作力度。攀枝花市直机关工委、攀枝花市委党校为该村捐赠了家庭影院电教设备1套,用于村级文化阵地建设;并指导驻村工作组利用农民夜校,组织村组干部、党员和贫困户进行感恩教育,增强脱贫信心和决心。
针对村民居住分散,改水、改厕、人畜分居等建设严重滞后,积极协调争取到8万元的项目支持,新建公厕5个;还为54户贫困户捐赠了价值4.7万元的座椅板凳和衣柜,引导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改善村组生活环境。
当天,还向村干部宣讲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并为贫困户发放了1000袋预防花椒“黄锈病”药品,用于花椒产业扶持。
(攀枝花市直机关工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