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脱贫攻坚以来,理县各县级机关单位始终把加强机关党建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深度融合,着力在抓队伍、优服务、建机制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县直部门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实现了机关党建与脱贫攻坚的双丰收。
抓实思想学习教育,凝聚脱贫攻坚共识。充分利用党组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干部职工大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学强宗旨、以学增信心、以学提能力。同时,还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开展“弘扬四大精神、争做实干先锋”活动,自觉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决扛起决胜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凝聚起了全县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
做优支部结对共建,建强脱贫攻坚堡垒。坚持把建强基层支部战斗堡垒作为基础性工程来抓,统筹79个县级部门联系帮扶全县81个村,持续推进“一月一主题”群众工作,全面落实“包思想引导、包脱贫奔康、包困难解决”“三包责任”,全面构建“支部联建、治理联抓、责任联结”“三联机制”,各县级机关单位结合本部门职能职责,每月到联系村走访调研,通过召开“双向”组织生活会、开展“主题党日”等活动,在基层组织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帮助,并积极为联系村提供物力、资金等支持,帮助贫困村找准致富路子。
突出干部人才保障,锻造脱贫攻坚引擎。“支部强不强,全靠领头羊”,各机关单位在脱贫攻坚工程中,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主动克服编制少、人员少的突出问题,积极选派年富力强、富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帮助36个贫困村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精、作风硬的扶贫队伍。近年来,理县先后选派233名各级机关干部职工驻村开展工作,其中贫困村第一书记100名,贫困村驻村队员95名,贫困村农技员38名,有效发挥了帮扶干部站位高、眼界宽、思路活的优势,为基层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智力支持”,切实增强了基层组织战斗力。
强化部门责任担当,汇聚脱贫攻坚合力。按照乡镇“提需求”、部门“出项目”的原则,各县级机关单位围绕各自职能职责,聚焦脱贫攻坚任务,积极发挥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对照目标补齐基层短板,在全县形成了围绕脱贫攻坚转、唱响了脱贫攻坚“大合唱”的良好氛围。县级各部门党组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高效整合涉农项目5.32亿元,落实各类专项资金10.67亿元,统筹用于脱贫攻坚,涉及项目714个,大力推进农村路网、水网、电网、宽带网“四网”建设,累计提升农村公路570多公里,改造电力线路510公里,安装灌溉和饮水管道1400千米、灌面达3.3万亩,建成藏区新居784户、易地扶贫搬迁24户、避险搬迁83户,路上山、水到田、电入户、宽带网络到家门,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
加强产业发展扶持,增强脱贫攻坚后劲。紧紧抓住增加贫困户收入这一核心任务,结合结对帮扶村的资源优势,指导各村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助农增收产业,帮助建立专业合作社,及时协调落实农业保险、产业扶助等政策措施,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增强群众造血功能。今春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前往理县旅游的游客较往年大幅减少,各村农产品滞销严重。面对这一现实困难,各县级机关纷纷想办法、添措施、搭平台,通过电子商务、直播带货,建立遂宁、东阳永康理县体验馆等营销方式,帮助群众销售瓜果蔬菜,确保群众收入不下降、不滑坡。今年上半年,实现网络零售额5.02亿元,占全州23.42%,位于藏羌走廊腹心地带的理县正逐渐成为成都、重庆等大中城市的“菜篮子”和“果园子”。
(理县县直机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