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2日 星期四
关键字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市州动态>文章页

多措并举 真帮实扶
眉山市检察机关力促帮扶村脱贫摘帽

https://www.scjgdj.gov.cn/  (2020-06-24 17:15:49)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眉山市检察机关认真贯彻最高检、省院和市委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工作目标,做深做细帮扶措施,着力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全市两级院脱贫攻坚19个帮扶村全部脱贫摘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检察力量。

能人助村,选优配强驻村帮扶力量。全市检察机关形成以检察长为总指挥的联系服务工作组和工作小分队,严格落实“一户一策”制度,306名干警结对帮扶306户贫困户,积极为“户脱贫”“村摘帽”建言献策,提出基层设施建设、产业扶持、品牌创建、异地扶贫搬迁、生态补偿脱贫、经济增收和社会保障兜底等多方面的意见建议。全市两级院先后选派16名能干、肯干、会干的检察干部下沉到基层一线任驻村第一书记指导帮扶,以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和解决长期稳定性收入为目标,协助解决帮扶资金1434.1万元,帮扶项目59个,2019年底306户贫困户全部脱贫。第一书记脱贫攻坚工作分别获县级表彰10人次,市级表彰1人次,省级表彰2人次。

产业富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品牌。依托自然资源,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结合“合作社+农户+公司”的产业发展模式,狠抓柑橘、茶叶、柠檬、脆红李等种植和肉鸡、猪仔等养殖特色产业培育,持续用力积极为贫困村和贫困户“造血增氧”。市检察院帮扶青神县新路村发展特色产业晚熟柑橘“马克斗”种植,向贫困户分发树苗100余株每户,全村种植规模2000多亩,年产量达100多万吨,人均增收6000余元。东坡区检察院帮扶东坡区宋堰村打造“蜀麦香”麦芽糖亲子体验式作坊,建立麦芽糖产业合作社,将麦芽糖制作工艺提交区非遗办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丹棱县检察院帮扶丹棱县柏木村购买2000余脆红李枝条,发展脆红李200余亩,年产量50余万斤,人均增收5000余元。洪雅县检察院帮扶洪雅县关顶村发展以茶园为主导的特色产业,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共吸收本村贫困户38户111人,积极推进有机茶品种改良,新增和改良茶园面积100亩,种植茶苗55万株,年产量10万余斤,人均增收2000余元。

基础强村,持续推动乡风文明建设。聚焦群众所急所盼,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加快补齐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短板,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先后帮扶联系村修建、硬化道路52.15公里,基本实现了农村道路“村村通、户户通”。大力实施“安居工程”,完成五改三建47户,其中异地搬迁21户,避险搬迁18户,危房改造5户,原地基改造3户,村容村貌持续改善。协调修建各类蓄水池、沌水池73个,整治山坪塘20余个,提灌站4个,改善水源,切实解决了群众用水难问题。协调100万余元对16个帮扶村的村委会阵地进行了建设改造,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村级卫生室、图书室和健身广场(文化休闲广场)等组织活动场所、公共服务场所一应俱全,服务群众能力显著提升。全市两级院机关党组织和联系村党支部结对共建,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市检察院帮扶的新路村被评为全省“首批最美乡村”,东坡区检察院帮扶的宋堰村被评为“乡村振兴试点村”,洪雅县检察院帮扶的关顶村被评为“省级四好村”。

法治兴村,扶贫扶智传递检察温度。立足检察职能切实助推法治扶贫,依法维护贫困群众合法权益,努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司法保障。积极开展调研,切实加强风险防范。深入调研贫困村多发的山地和林地多权确权、产权抵押借贷、邻里边界、财产分割和人身伤害等问题,帮助化解矛盾纠纷。如洪雅县检察院第一书记牵头包案,对关顶村3组高速路占地补偿款划分和关顶村青苗补助款划分的矛盾纠纷进行教育疏导和协商调解,确保就地及时化解矛盾。市检察院第一书记在组织村两委班子的补选工作中,多次组织开展选举法治宣传,制定应急处置预案,确保整个选举过程顺利完成。此次补选程序为厉届最严格、最规范,补选人员得到了相关部门和群众的一致认可。全市两级院与扶贫移民局建立完善司法救助融入脱贫攻坚实施办法,把因案致贫返贫对象作为救助重点,开展司法救助17件25人,发放救助金31万元。严厉打击扶贫领域犯罪,起诉行贿、受贿、挪用公款等涉农惠农扶贫领域刑事犯罪8件15人。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将法治扶贫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通过农民夜校、“法治讲堂”和入户宣讲等形式,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努力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市检察院第一书记以帮助一名贫困户(车祸纠纷)依法成功维权为契机,大力开展农村法治教育,争取资金打造“宪法广场”“妇女儿童之家”,营造广大村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眉山市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