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为确保贫困户脱贫不返贫,在疫情防控期间,通川区在全力抗击疫情的同时,始终把“稳就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就近就业”和“区外就业”相结合,搭建贫困户从家门口到厂门口增收致富的桥梁,有效助力贫困户安全返岗就业。
出家门上车门,暖心专车加热幸福温度
针对疫情期间贫困劳动力出门难、返岗难问题,通川区开展外出务工预研判,主动与长三角、珠三角等主要劳务输入地对接联系,对用工集中地区和集中企业组织开展“点对点”专车(专列、专厢)运输服务,形成“出行需求清—行前服务足—返岗交通畅—抵达入企顺”的“一站式”服务机制,确保返岗农民工输出有组织、健康有检测、承运有防护、到达有交接。
下车门进厂门,线上线下瞄准致富角度
搭建“互联网+”农民务工供需信息对接平台,对辖区村级劳务、企业用工情况和贫困人口就业意向进行全面摸排,建立岗位信息台账,有针对性的开展劳务对接,集中开展网上招聘,采取电话通知、新媒体推送等方式,向贫困人口推介岗位信息,发挥线上服务人岗匹配功能。同时,充分发挥驻外流动党支部和商会组织的作用,根据护送返岗信息,组织当地商会、流动党员、志愿服务者做好接车服务和疫情防控工作,让返程人员平安返岗就业。
进厂门暖心门,就地就业牵引复工速度
鼓励支持就地就业,重点关注存在因疫返贫风险的贫困户,有针对性开发一批“扶贫特岗”,在乡村建设、水利工程等重大项目开复工上,因人找岗、因人设岗,鼓励有条件的村集体安排一批公益性岗位,对因疫情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就业困难群体等,给予临时性兜底安置,确保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稳定就业。
(通川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