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市州动态>文章页

南充阆中市:脱贫攻坚战 坚决不松劲

https://www.scjgdj.gov.cn/  (2020-03-26 09:52:24)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阆中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坚决打赢防疫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出台《新型冠状病毒防疫期间抓好脱贫攻坚工作的紧急通知》,抓住扶贫领域重点问题,明确防疫期间脱贫攻坚工作重点、方式方法,确保战疫不添乱,战贫不延误。

务工服务,农民工收入不滑坡

阆中10万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有2万2千余人外出务工,务工收入是大多数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重要收入来源。

今年2月,正是“战疫”最关键的时刻,也是外出务工人员出行高峰期。面对严峻挑战,阆中做出“两手抓、两手硬”的抉择。

一是全面摸排调研,及时协调沟通,向外输送一批。2月中旬,通过全面摸排,掌握全市贫困人口外出务工基本信息和当前主要困难,及时沟通协调,发布就业信息,快捷办理健康证明。截至3月15日,通过“春风行动”,向外输送贫困人口外出务工6000余人,点对点服务跨省输送687人,全市贫困人口已顺利外出务工人员达2万余人,占有意愿外出务工贫困人口90%。

二是全面监管指导,及时复工复产,本地就业一批。协调相关防疫部门,优先指导10个扶贫车间、就业扶贫基地、涉贫企业按照防疫要求,及时复工复产。当前,已吸纳3000多名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灵活就业。

三是内部资源梳理,及时开发挖潜,公益安置一批。各乡镇(办事处)按要求合理开发辖区内公益性岗位,安置特别困难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当前,全市已安置贫困对象1899人。

线上帮扶,工作不松劲

春节是外出人员返乡探亲高峰期,本是脱贫攻坚开展政策宣讲的最佳时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进村入户开展实地帮扶已无可能。

扶贫工作不能停,阆中迅速由“线下”帮扶转为“线上”帮扶。一是驻村工作队抗疫工作和帮扶工作“两手抓”。全市驻村工作队全部留守乡村,配合镇、村开展防疫工作的同时,抓好政策宣讲、帮扶规划、解困答疑等帮扶工作。二是帮扶干部居家防疫和线上帮扶“两手硬”。帮扶工作全面转为线上开展,通过qq、微信、电话与贫困户保持沟通,及时了解、掌握、解决贫困户遇到的新困难。收集到因疫情养殖饲料无法购买、运输到位,獭兔、晚熟柑橘、橙子等无法及时出售等重大难题16件,通过全市范围内的线上沟通协调,全部解决。三是督导工作,防疫督导和脱贫督导“两手硬”。阆中将脱贫攻坚现场督导临时合并入防疫工作督导组,在开展好防疫督导工作的同时,对线上帮扶工作开展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督促,确保线上帮扶工作抓实、有效。

复工复产 扶贫项目不停滞

2月,正是防疫工作正紧急的时候,项目建设普遍存在缺建筑材料、缺建筑人员、缺复工手续、缺防疫物资等“四缺”现象。扶贫项目必须在5月底前完成,及时开工,防止扶贫项目长时间“龟速”,甚至“停滞”,是保证扶贫项目如期按质按量完工的关键。

一是快速办理复工复产手续。通过集中指导和专班指导相结合,科学简化流程,以“直通车”快速办理扶贫项目复工复产手续。二是及时协调调配资源供应。严格筛选、管理建筑材料运输人员,协调全市卡口优先通行,多渠道筹备疫情防控物资,确保扶贫项目迅速具备开工条件。三是迅速组织人员开工建设。统筹协调务工人员,严格防护措施,及时复工复产。目前,飞凤镇桥亭村乌龟石水库整治项目等全市重大扶贫项目已全部开工,正快速推进。

扶贫产业发展 农民增收有保障

阆中既有几万亩的扶贫产业示范园,也有100多个几百亩规模的脱贫奔康产业园,还有众多家庭式小养殖、小种植、小作坊,面对突入而来的疫情,产销受阻,困难不小。一是生产资料买不进来。全市开辟绿色通道,确保必要生活物资、生产物资在各乡镇、村运送通畅,供应充足。二是扶贫产品卖不出去。协调华龙、好邻居、沃尔玛等超市采购销售。积极对接电商扶贫平台,以及自食农等本地电商平台,微信群等进行网上销售。三是务工人员缺口较大。通过乡镇统筹协调,优先保障充足的防护物资,规范工作流程,疫情知识宣传等举措,让务工人员放心、安心工作。目前全市四大产业园、122个奔康产业园均已复工复产。

同时,阆中市委、市府协调农商银行等发放小额信贷银行,乡镇对小额信贷到期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动态管理;采取延期、减息等分类处理措施;对前景好,又确需资金的及时按政策发放新的信贷。防止因疫情而增加信贷风险,稳定农户信心,增强脱贫致富决心。当前,阆中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向904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资金1.78 亿元,涉及贫困户2073户。

(南充市直机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