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省乡村振兴局把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工作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内容,突出重点、细化措施、精准发力,切实在办实事、促发展、惠民生的具体行动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效。
一、聚焦调查研究,精准确定对象。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一主题,开展决策调研、政策调研和学习调研,采取实地察看、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网络问计等方法,摸情况、听建议、商对策,着力使调研的过程成为向基层学习、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过程。5月份,组织6个调研组,深入12个县(市、区)开展乡村振兴大调研,摸清情况、收集意见,形成10余个调研成果。7月份,根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总体安排,派出21个调研组深入21个市(州)54个县,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专项调研。结合全省实际,统筹考虑原深度贫困地区、国家连片特困地区等重点区域,在开展专题调研、多方征求意见、基层推荐排序、全面综合衡量的基础上,确定25个国家重点帮扶县、25个省级重点帮扶县。
二、聚焦短板弱项,加大倾斜帮扶。针对重点帮扶县财力弱的实际,加大中央和省级衔接资金倾斜支持力度,今年按国家重点帮扶县每县8000万元、省级重点帮扶县每县4000万元给予特殊支持。针对重点帮扶县短板多的实际,在产业发展上优先支持推进粮食安全、种业发展、高标准农田等重点领域建设,在用地保障上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满足,在人才政策上出台《乡村人才振兴五年行动实施方案》,优先支持公务员、事业人员招考和职称评定等,鼓励引导人才向重点帮扶县流动。针对重点帮扶县力量不足的实际,对接敲定东西部协作浙江结对帮扶名单、实现50个重点帮扶县全覆盖,将省内对口帮扶对象从原45个深度贫困县扩展到50个重点帮扶县。
三、聚焦真帮实扶,拿出实招硬招。协同有关省直部门(单位)制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1+N”政策文件体系,聚焦总体安排、帮扶力量、衔接资金、防止返贫机制、特色产业发展、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等方面出台文件22个、正在制定15个。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重点帮扶县监测对象4.2万户16万人,全部落实帮扶措施;坚持把原深度贫困地区作为重中之重,为凉山州11个重点帮扶县量身打造25条支持措施,省委、省政府在凉山州、攀枝花市召开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进行全面部署;在50个重点帮扶县确定重点帮扶村1581个,坚持把重点帮扶县与重点帮扶村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
(省乡村振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