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完善特色优势产业定位,找准适合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之路,助力搭建泸定县与台商交流合作平台,7月15日-17日,省委台办组织对口帮扶的泸定县德威镇堡子村种植大户和大学生代表,到川台农业合作示范基地、台资农业企业参观考察。德威镇分管农业领导和驻村工作队、省台办青年理论学习小组部分同志参加考察,一行共计30人。
有“疯狂农场”之称的台资企业成都钧乔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首批“川台农业合作示范基地”。考察团走进间种着一排排不同农作物的种植园,驻足在没有异味的养殖场,惊讶问到,“种植间隔宽太浪费土地吗?”“除杂草有什么好的方法?”“养鸡场和养牛场为什么没有异味?”“怎样实现有机农业和养殖业循环利用,真的是零排污吗?”面对种植大户一连串的问题,疯狂农庄的“疯狂妈妈”胡淑美女士一一回答,“种植间隔设置一定宽度是有科学依据的,主要是利于农作物生长,同时也利于采摘,更显人性化”“有机农业不能用除草剂,除了人工除草,还利用了植物自然竞争排除法,比如,在杂草丛生的地方种上紫茉莉,利用植物竞争生存空间的方式控制野草生长,同时,紫茉莉也可以用来观赏,其种子还是制作胭脂的原料,可谓是一举多得”……胡妈妈的一席话,让考察团成员茅塞顿开、点头称道。
交流会上,胡妈妈真切地说道,“对于传统农业种植方式,应辩证看待,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一味地按照老经验老方法来种植,还是要学会运用现代农业科学,采用绿色种植方法,不能单纯认为间隔大就是浪费土地,我们农场的农作物间隔虽然比你们的大,但是产量却不一定比你们少,这就是科技的魅力,我们都要切切实实转变观念,逐步向生态有机农业靠拢,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洪雅县蓝翔合作社、都江堰农科院两家猕猴桃种植基地,学习了“大园区、小业主”发展模式和猕猴桃种植要点。都江堰猕猴桃种植协会晏志强会长详细介绍了避雨棚搭建、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整形修枝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在田间地头、在座谈交流现场,种植大户们围着台商许明全和晏志强会长,虚心请教科学种植技术,展开热烈、深入的研讨交流。大家感叹,对比自己亩产1000斤,而台资农业基地、农科院基地亩产4000斤的差别,更加意识到科学种植和现代管理的重要性。
在西充县四川广绿农业科技公司种植基地,基地负责人、台胞李义洋就有机肥制作、土壤改良、水肥一体化、火龙果种植修枝等技术向大家作了详细介绍,还邀请考察团当场采摘火龙果品尝。大家品尝后赞不绝口,认为有机火龙果果味浓、甜度高,比市场上的质量更好,表现出浓厚的栽种兴趣。李义洋表示“只要大家想种植火龙果,欢迎多到广绿公司来,我们将免费提供从土壤改良到种植、摘果、出售等一系列的技术指导。当地政府为我们在这里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支持和便利,现在是我出一份力的时候了,所有种植技术和经验,我们都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考察团成员纷纷向李总表示感谢,德威镇分管农业领导热情邀请公司到泸定考察、落户,多为泸定种植业发展进行技术指导。
在拥有“玫瑰情人谷”之称的四川双龙农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台胞林云飞向考察团介绍了公司“三加两保底”发展机制,重点介绍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自然循环和有机农业科技的现代种植理念。
考察期间,省台办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与对口帮扶村大学生代表就未来人生规划进行了交流,彼此分享考察中的切身感受。大学生代表一致认为,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农业从业人员观念改变迫在眉睫,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势在必行。他们表示,通过考察,也坚定了学成回乡发展、为家乡乡村振兴作出青春贡献的信心。
参观结束后,种植大户张勇总结到,涉农企业要有自己的科技做支撑,掌握每一种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实施最大化轮作,产出最大化利润。参访团成员一致表示,省台办提供的这次学习机会很难得,通过学习,对现代农业有了更深认识,将进一步理清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服务和带领村民增收,为堡子村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省委台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