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提升妇女干部队伍能力建设,近日,省台办机关妇委会组织全办女同胞前往郫都区战旗村围绕乡村振兴开展主题活动。省台办机关党委书记杨希平出席指导活动。
田间地头绿意盎然、水泥村道干净宽敞、农家庭院整洁美丽、休闲广场设施齐全……初抵战旗村,一幅产村相融的生动画面就在大家眼前徐徐展开。
四川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所在地。战旗村的发展,是四川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美丽缩影。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战旗村时称赞“战旗飘飘,名副其实”。在战旗村讲解员的引领下,女同胞们沿着总书记的考察路线,逐一参观了村全面建设展板、特色农产品服务大厅、村党群服务中心等,实地感受战旗村发展建设成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崭新面貌。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在仿古街“乡村十八坊”,女同胞们围绕着布鞋、豆瓣、酱油等传统手工艺作坊兴趣盎然。特别是在被评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唐昌布鞋作坊,从布料到成品,32道大工序、一百多道小工序,每一个环节都是传承,不少女同胞在参观完手工制作流程后现场下单购买。在特色蓝莓基地,上百亩果园郁郁葱葱,挂满枝头的蓝莓颗粒饱满、色泽光润,看到络绎不绝的游客体验采摘乐趣,女同胞们对战旗村农商文旅融合发展的模式有了深刻感受。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战旗村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居民富足,与党的领导密不可分。”杨希平指出,“战旗村‘三问三亮’的党员服务模式,让党员意识强起来、党员身份亮起来、党员使命担起来、党员模范树起来,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女同胞们纷纷表示,通过活动既实地感受了乡村振兴战略给战旗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又接受了执政为民的情怀教育和心灵洗礼,更促进了大家结合乡村振兴和对台工作、“战旗精神”和党建工作的深入思考。
当日下午,女同胞们还走访了位于都江堰的台资文创产业成都乌木博物馆,听取博物馆创办人、台胞卢泓杰先生讲他以乌木文化为载体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故事,了解企业复工复产情况,感受台商坚定在川发展的信心。
(省台办机关妇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