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文化和旅游厅系统把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基础性工程,充分发挥廉洁文化教育、引领和浸润作用,努力创作更多廉洁题材剧目,推出更多廉洁元素文创产品,多维提升廉洁文化影响力渗透力,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洁从政意识,大力营造崇廉拒腐的社会风尚。
汲取传统廉洁文化精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让廉洁文化春风化雨。发挥博物馆、纪念馆廉洁教育作用,四川博物院专门复(仿)制一批文物用于天府家风馆展陈。深入挖掘本土古代清官廉史事迹,指导三苏祠博物馆、杨升庵博物馆等举办廉洁文化主题展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基因,筹备《高山仰止 回望东坡——“三苏”主题文物特展》《“三苏”文物特展》,传承弘扬“三苏”廉洁文化。在“天府根脉”——四川非遗精品展暨黄河流域非遗展、“非遗新实践 献礼二十大”——四川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成果展等活动中,融入廉洁文化元素,用非遗弘扬崇德尚廉、持廉守正精神。
加强廉洁主题文艺创作。艺术川军奋战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廉洁主题川剧《草鞋县令》荣获文华大奖,四川时隔15年再次取得中国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项。将廉洁文艺作品创作纳入四川省“十四五”艺术创作规划,四川艺术基金给予廉洁题材剧目更多扶持,创排提升曲艺音乐剧《周永开》、方言话剧《北斗星下》、话剧《平凡英雄》等一批廉洁主题文艺精品。全省各地廉洁文艺创作多点开花、喜结硕果,乐山市创作廉洁主题川剧《假县令》全省巡演,荣县农民漫画馆今年以来创作廉洁文化教育作品400余幅,举办廉洁教育展览42场,接待观众6.7万人次,让反腐倡廉精神更接地气。
打造红廉文化传播矩阵。创新形式打造红廉文化品牌,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互联网+长征”数字化展播项目荣获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实施革命博物馆纪念馆提升行动示范项目,支持53家革命类场馆纳入中央免费开放补助名单。配合省委宣传部完成《四川红色资源地图集》选题报告,以“地图+文字”为载体,辅以珍贵历史图片、插画,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四川红色资源分布状况。推动建设“网上红色基地”,积极构建“1+1+N”红色资源数字保护展示体系(即:1个红色资源数据库、1个红色数字博物馆总门户、N个示范性红色数字博物馆),通过红色基因传承云平台创建红色资源展示宣传体验新模式。
优化廉洁文化服务供给。在公共文化服务中优化廉洁文化产品与服务供给,将廉洁文化元素融入2022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暨四川省“千龙千狮闹新春”示范展演、四川省第六届群众广场舞总结展演,通过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兴古风、淳民风、促家风、带社风。四川省文化馆联合相关单位举办“爱达众家乐 家风家庭文化建设”“金沙讲坛”“巴蜀文艺讲堂”等系列活动,引领社区家庭注重家风家教,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四川省图书馆打造“四史专架”“红色书籍专栏”“家风家训专栏”“廉洁建设专栏”,引导广大读者树立爱党爱国爱家理念,培养知法守法廉洁奉公意识。
开展廉洁文化教育活动。强化对党忠诚教育,组织文化和旅游厅机关、省文物局机关、直属单位党员干部赴丹棱县大雅堂博物馆接受廉洁文化教育,深刻感受彭端淑“崇实黜浮、清慎自失”的为官之道和“惟忠为孝、克勤克俭”的优良家风,组织开展廉洁文化主题党日活动。积极参加“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良好家风”——全省机关红色家书诵读活动,创排参演节目《夏明翰家书》,以情景再现的形式,传承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托举革命先驱的家国情怀。
(文化和旅游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