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来,绵阳市游仙区检察院坚持“法治环境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紧紧围绕游仙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打出“安商、惠企、利民”牌,助力解决企业发展难题,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护航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党建+长效机制,自觉担当护企政治责任。
一是拧紧责任链条。坚持领导先行,检察长多次深入涉案企业走访调研,主持疑难、复杂案件的调查论证和公开审查,通过党组会议明确任务要求,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快速形成党组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二是抽调精干建专班。各支部挑选业务骨干组成三支党员先锋队,负责涉企案件的办理工作,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的落实作为检验各支部党建成效的一项硬指标。三是构建协作机制。会同区级有关部门印发《加强知识产权转化法律监督 保障和促进中国科技城(游仙)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健全沟通联系机制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多部门沟通联系机制,保障和促进加快构建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企业发展格局。
二、党建+办案监督,减负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一是依法打击涉企犯罪。依法打击寻衅滋事、强迫交易等危害民营企业正常经营的犯罪行为,依法快捕快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等损害企业利益犯罪,按照依法追缴、应追尽追、鼓励退赔、统一返还等原则,持续推进非法集资涉案财物追缴处置工作,配合有关部门最大限度追赃挽损。二是深入开展检察监督。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务实重干履行检察职责,聚焦知识产权领域立案环节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监督,加强对侦查机关立案监督,重点监督企业反映较为强烈的报案不接、接案后不受案立案、不按期做出立案决定、立而不侦、侦而不结以及违法插手经济纠纷等问题。三是全力减轻办案影响。全面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在办案中维护企业正常经营,防止“案子办了,企业垮了”。如办理的一起涉企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中,综合两名犯罪嫌疑人均无前科,有自首情节,且立案前公司已补缴全部税款,依法对二人作出微罪不起诉决定,保证企业正常运转。
三、党建+特色服务,维护安商惠企的法治环境。
一是搭建“面对面”沟通交流平台。聚焦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检察长带队走访涉案民企,对接法律需求,出台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6条措施和促进科技城军民融合创新发展6条意见,开辟服务民营企业“绿色通道”。开展检察开放日、企业家座谈会等活动,进一步强化沟通交流、信息共享等工作,针对企业需求提出合理化建议,有效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目前,已开展座谈会6次、走访产业园区企业8次。二是构建“心连心”宣传服务平台。充分运用视频接访系统、12309检察服务中心等渠道,为企业寻求法律咨询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掌上服务”。依托主题党日、支部活动等,深入辖区企业开展法治专题宣传3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帮助企业防范经营风险,让检察法律服务落在企业心坎上。
(绵阳市游仙区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