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眉山市洪雅县聚焦组织引领、队伍建设、机制优化三个关键,充分发挥党建在绿色农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走出了一条低消耗、少污染、高质量的生态农业“新路子”,持续推动粮食丰产丰收、农民增收致富、乡村全面振兴。
组织聚力,推动资源再利用。坚持党委统揽、科学谋划,一体推进全县种养循环发展,采用“对上争取+县级配套”方式筹集项目资金6500余万元,建成以现代牧业、新希望乳业、东北片区为核心的三大种养循环示范区,全县养殖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4.5%,有效破解粪污处理难、种植成本高等问题。县农业农村局机关党委牵头,依托现有架构打造2个“技术型”支部,推动业务股室紧密配合,为种、养殖大户提供粪渣加工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支持,每年沼液还田利用约60万立方米,粪渣加工有机肥约10万吨。
队伍下沉,实现技术再突破。根据农业种植土壤、化肥、农药3个核心要素,开展“耕地质量提升、化肥减量增效、病害科学防治”三大行动,创新“核心专家+技术骨干+种植能手”团队合作新模式,组建以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李世洪为核心的党员先锋服务队,下沉一线获取一手资料和关键数据,集中力量开展针对性技术攻关。党员技术团队牵头与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农作物病虫害远程问诊、中药农药替代化学农药试点,累计建成2万亩化学农药减量示范基地,10万亩示范田实现虫情、病情等五情实时监测,耕地质量平均提升0.2个等级。
机制增效,助力品牌再提升。建立“县领导联村+单位结对帮扶”长效机制,根据各村发展程度、产业特点、存在困难等因素细化帮扶措施,推动帮扶资源精准匹配,发展难题有效破解。制定《洪雅县绿色食品水稻种植技术规程》,统一选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各环节技术标准,每年推广种植面积超5万亩。培育“洪雅大米”地理标志产品和区域公共品牌,组建“洪雅大米”产业化联合体、洪雅大米产业协会,实现科研链、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四链同构”,推动洪雅大米产业化品牌化发展。
(眉山市洪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