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市(州)县>文章页

遂宁市船山区:“1234”工作法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题

https://www.scjgdj.gov.cn/  (2023-04-25 15:57:05)    

为切实破解流动党员“身份难发现、管理难提效、作用难发挥”等问题,遂宁市船山区聚焦问题导向,立足实际实施流动党员“1234”工作法,助推流动党员管理提质增效。

一本台账确保“流”而有家。以联区包户机制为依托,推动区、街(乡镇)、社(村)社三级干部联动,采取微信找、网格比、入户查、电话访等方式进行拉网式排查,对流动党员信息按人员类别、流出地点、从事行业、回乡创业意愿等分类收集整理档案资料,形成流动党员动态管理台账,累计摸排流动党员1197名,做到“进出”有数,“去向”有底,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两项机制确保“流”而有管。建立驻外流动党组织管理和流动党员结对联系机制,先后在新疆塔城、深圳、厦门等地建立了流动党员服务党支部6个,按照“工作相近、居住相邻、便于管理”原则,把相对集中的200余名流动党员纳入党支部实现集中管理。支部委员与流动党员结对互联,实时了解掌握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让流动党员“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

三项教育确保“流”而有学。采取“线上随时学、线下交流学、示范引领学”三种方式让流动党员教育做好、做活、做实。依托学习强国、遂宁红土先锋、船山组工等平台,常态化推送党建新闻、政策法规、党务知识。利用春节、中秋等外出流动党员集中返乡时机,采取现场教学、交流研讨等方式为流动党员“充电赋能”。注重发现和打造流动党员先进典型,涌现出省级最美农民工漆建、新开村党支部书记袁建等优秀流动党员代表积极投身家乡建设的先进事迹。

四条举措确保“流”而有为。通过双向管理、引导作用发挥、优化关怀服务、推出返乡创业政策四项措施,使流动更“有为”。流出地与流入地“双向互通”,联合开展教育培训、民主评议等。鼓励流动党员结合自身特长参与到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复检等基层治理实践中,协助社区解决实际困难65件。加大对流动党员关怀力度,定期开展“送温暖”活动,提供包含子女教育、医疗养老、法律援助等在内的多元服务。积极对接涉农部门,对流动党员返乡创业加大政策支持和项目扶持。有食用菌种植技术的龙凤镇大白塔村流动党员邓先建积极响应号召回乡创业,年销售额达到200万元以上,帮助村集体经济年年增收,实现产业和就业双推动。(船组轩)

(遂宁市船山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