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审计围绕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的“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体制机制”的总要求,围绕就业保障、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困难群众医疗救助等民生点位,前手抓审计项目,后手抓审计整改,力促民生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完善,发挥普惠保障和兜底保障效果。
谋划医疗救助专项审计,关注弱势群体兜底民生。审计深度关注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兜底保障,组织宜宾等5市开展专项审计,重点关注待遇保障体制机制问题。重点关注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是否保障到位、经办是否及时合规、信息推动是否准确完整等问题,并主动对接医保、民政等部门提出完善自查自纠、优化保障衔接等机制的意见建议,力促困难群众医疗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
聚焦养老服务体系整改,保障老有所养普惠民生。审计着力推动民政厅优化养老服务体系。促使民政厅将分层配置养老服务设施纳入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予以明确;加快修订和编制《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案(2025—2030年)》《四川省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省级财政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等制度,建立项目建设调度考核制度等;建立高龄津贴“政策找人、精准发放”的工作机制,将3万余名应享受高龄津贴老人全部纳入发放范围;推动民政部门和地方建立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一户一策”工作机制,切实提高适老化改造的针对性。
跟踪就业领域专项整改,服务充分就业基本民生。审计就实现充分就业、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落实,优化就业相关资金使用绩效,主动对接主管部门,专题跟踪相关整改。审计促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制定完善《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见习工作的通知》《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办法》等制度;建立全省就业困难人员实名制帮扶台账,完善就业补贴认定标准和资金监管机制,提升就业补贴绩效1000余万元,将1000余名就业困难人员纳入就业帮扶范围,主动向困难高校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1700余万元;开展全省公共实训基地全覆盖督导,推动2个基地完成主体建设,全省18个基地实施实训29.5万人次。
(审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