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履职办案中树牢矛盾纠纷法治化实质性化解理念,聚焦劳动领域强化权益保护、防范化解矛盾纠纷,取得明显成效。相关工作在全国总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座谈会上作交流发言。
坚持依法履职,保障合法权益。起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53人,对支付劳动报酬、自愿认罪认罚的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94人,追回欠薪2000余万元。支持诉讼能力较弱的农民工起诉4334件,促成和解2083件,帮助追回欠薪8820余万元。协同人民法院、行政机关依法推进涉劳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107件。省检察院提出抗诉的一起工伤行政确认检察监督案中,法检“两长”同庭履职,共同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促使劳动者被认定为工伤,被最高检评为典型案例。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保护特殊群体劳动权益,推动整治用工歧视、保障劳动安全、加强职业病防治。资阳检察机关针对用工歧视招聘用语问题,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核查处置相关信息2.23万条,依法保障妇女平等就业权益。
优化办理机制,促推矛盾化解。在全省推广民事检察“和解五法”,挂牌45个“和解五法”工作室,打造地方特色子品牌17个,综合运用“背靠背”“并案化解”“利益平衡”“情义融化”“借力化解”五种工作方法,推动2146件劳动争议民事案件在检察环节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着力构建新平台新机制,精准、高效处理劳动领域矛盾纠纷。成都市检察院联合市法院、市总工会等六家单位调研顺丰、美团、京东等新业态用工企业平台,共建成都市劳动纠纷一站式联处中心。成都市温江区检察院在办理一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中运用保证金提存机制,引导欠薪公司自愿向公证机构提存30余万元保证金,确保全额覆盖存在争议的欠薪,矛盾纠纷得以化解。
协同联动各方,凝聚解纷合力。省检察院与省总工会会签《关于协同推进运用“一函两书”制度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试行)》,合力推动用人单位落实好劳动法律法规。与省法院、省民政厅等八部门会签《关于建立弱势群体民事支持起诉协作机制的意见》,协力保障弱势群体权益救济。立足四川外出务工人员多、异地维权难的客观实际,牵头与12个劳务输出大省、劳务输入大省的省级检察院达成合作框架协议,一体强化跨省域支持起诉检察协作,聚力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
(省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