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维护货车司机等就业群体合法权益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组织部、交通运输部安排部署,坚持党建引领,业务搭台,融合发展,凝聚起全省货车司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强大正能量。
聚焦党建工作“谁负责”,探索形成“内外结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一是党委政府坚强领导。省委全会2次部署相关工作,省领导作出10次批示、多次调研督导,21个市(州)委书记专题研究、提出要求,彭州、青白江等地“一把手”直接上手、挂帅出征。二是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省委组织部现场指导、深度参与,省委“两新”工委专职副书记担任省交通运输行业党委第一书记,职能部门盯跟到底、贴心服务。三是交通部门主责推动。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建立专班一体推动,建立行业党委贯通落实,投入近1800人,筹集各类经费近亿元,培训2万余人次,督导调研800余批次、4000余人次。四是相关部门同题共答。建立“以党建引领道路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省总工会投入近1000万元支持“暖心之家”建设,引导37.8万名货车司机加入工会。党委政法委、编办、机关工委及公安、财政、人社等部门在机构编制、经费保障、阵地建设、诉求解决等方面倾情相助,画好最大“同心圆”。
聚焦党建工作“怎么干”,探索形成有形有态、有效管用的工作体系。一是建组织夯实基础。通过大数据平台、党员管理系统、家访比对核实等方式找到党员17570名,应建尽建党组织1057个。甄选119名货车司机党员、委派393名交通执法系统骨干担任货车司机流动党员党支部书记,优选300余名党建指导员“一对一”联系指导,组织道路货运领域党组织书记、党建指导员全覆盖培训。二是筑阵地凝聚人心。建成集党务、政务、法务、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暖心之家”24个,累计提供“10元套餐”“平价住宿”等服务15.2万余人次。开发“蜀道畅”智慧党建平台,实行“一个支部一份档,一名党员一张卡”管理,货车司机访问量超过56万人次。以“线上学”“献良策”“办实事”等为载体开展主题教育和各类党建活动6800余次。三是解诉求强化认同。闭环办结货车司机诉求11万余件,满意率超过99.5%。制定落实《四川省加强货车司机权益保障十条措施》,办好货车司机权益保障9件实事,推动“车货无忧”保险覆盖所有高速公路服务区。人社厅牵头在全国启动首个货车司机个人购买工伤保险试点。对货车司机反映强烈的“套路贷”“套路合同”“乱收费”等突出问题,联合开展专项整治。常态化关心关爱,全行业投入超过1000万元,走访慰问货车司机超过3万人次。四是强引领助力发展。制定实施道路运输支撑服务“两稳一保”十项政策措施、加强货车司机管理服务六条措施等系列措施,协调发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2.9亿元,推动建立国有网络货运服务平台。建立货车司机党员联系非党员货车司机制度,2.3万余名货车司机成为政策宣传员、意见收集员、联络服务员。建立评先评优机制,6名货车司机被评为全国“最美货车司机”,1人被评为2022年全国“十大最美货车司机”“感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
聚焦党建工作“可持续”,探索形成务实管用、常态长效的工作机制。一是建立组织保障长效机制。省委编办明确在交通运输厅机关党委加挂行业党办牌,并批复设立省交通运输行业党建服务中心。21个市(州)党委组织部门、交通运输部门出台行业党委实体化规范化运行的意见,大部分市(州)明确市级行业党委专职机构人员不少于3名,县级不少于2名。二是建立经费保障长效机制。财政部门将交通运输行业党委工作经费纳入部门预算,对道路货运领域“两新”党组织活动经费定额补助。成都、自贡、宜宾等14个市(州)结合实际明确经费保障具体标准。针对“暖心之家”常态长效运营,建立建设验收、运营考核和动态调整机制,出台财政、工会、党费、路网运行保障服务费等资金保障政策。三是建立工作运行长效机制。汇编四川省货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参考指南,建立完善《行业党委委员联系党员货车司机机制》《货车司机诉求处理协调联动机制》《行业党组织书记抓行业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办法》等制度30余项。各级交通运输部门着眼领导体系、组织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作用发挥等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近1000项,确保货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有形有效、常态长效。
(交通运输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