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平武县:“五个统筹”
推进党内激励关爱和帮扶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平武县在全市率先出台《党内激励关爱和帮扶办法(试行)》,通过多渠道筹资、多形式帮扶,将关爱帮扶对象拓展为更多、更大范围有特殊需求、特殊困难和特殊贡献的党员,构建起系统的困难党员(老党员)生活关爱、离任村(社区)党员干部补充生活保障、创业帮扶与就业援助、政治激励等制度,把健全的党内激励关爱和帮扶举措作为提升党组织组织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抓手。
统筹资金筹集与结对帮扶。一是强化资金保障。采取“财政划拨+党费提取+党内捐赠”方式,建立“党内激励关爱和帮扶资金”。每年从县财政划拨80万元、县管党费中提取10%注入“资金”,鼓励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自愿捐赠,充实壮大“资金”。二是开展组织联建。县委统一指派具有相应职能职责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后进党组织以及有其他特殊困难、特殊需求的基层党组织结成“帮扶对子”,通过共过组织生活、指导党建业务等方式,助力发展提升。三是实施党员结对。各单位班子成员、领导干部以及有帮扶能力的党员,每人联系1-2名本地本单位以及联系帮扶村的困难党员、老党员,构建“一对一”关爱帮扶格局。
统筹临时救助与长期扶助。一是建立动态档案。采取“乡镇上报+入户核查”方式,每年开展2次调查摸底,动态建立困难党员和老党员信息库,准确掌握困难党员个人及家庭状况、致困原因等以及老党员的生活保障情况,确保工作针对性。二是明确帮扶对象。将贫困户或低保户等“生活困难党员”、个人及家庭遭遇重大变故的“特殊困难党员”、党龄满50年(含)或年龄满75周岁(含)的“老党员”、因公牺牲的党员家庭纳入生活扶助范围。三是注重帮扶覆盖。按照先急后缓、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及时帮扶有特殊困难和特殊需求的党员。采取“个人申报、支部审核、乡镇(部门)复核、公示公开”等程序,确保工作连续性、公开性。
统筹扶困解忧与创业扶持。一是落实生活补贴。对“生活困难党员”每人每年发放600元“党内关爱金”;对“特殊困难党员”每人每年发放400—2000元“专项帮扶金”;对“老党员”每人每年发放500—1000元生活补贴;对因特殊情况未享受相关待遇的离任村(社区)党员干部,参照相关政策按月发放生活补贴。二是加强创业帮扶。对有生产发展项目并取得小额贷款的困难党员,补贴其贷款总额的首年利息;对有创业需求、具备创业条件且发展潜力较大的党员,积极协调项目、技术和资金支持。三是加强就业援助。组织无职党员开展劳动技能培训,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发布招聘信息,帮助党员实现就业;建立流动党员台账,协调司法、工会等开展劳动维权服务,保障其合法权益。
统筹政治激励与生活关怀。一是注重政治激励。每年“七·一”,各党(工)委对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进行表扬。优先选派县级及以上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参加各类学习培训,在人事招考中逐步提高优秀村(社区)党员干部定向招考数。二是注重精神鼓励。为连续从事党务工作满10年或累计满15年的党务干部颁发为党服务纪念证书,为党龄满50年以上的党员颁发光荣在党纪念证书。三是注重生活关怀。每年组织困难党员、老党员开展健康体检,在每年“七·一”、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党员的入党纪念日、党员及其家庭发生变故时,开展走访慰问,及时解决合理诉求。
统筹规范运行与监督制约。一是严管资金使用,确保无风险。配套出台平武县党内激励关爱和帮扶资金使用办法,建立资金审批、公开公示等制度,实行专户储存、专人管理、专款专用。二是制定负面清单,确保无差错。明确规定有违纪违法行为、上年度民主评议不合格以及参与邪教组织或搞封建迷信活动等“六类”党员不得纳入党内激励关爱和帮扶的情形。三是公开接受监督,确保无违纪。每半年组织纪检、财政、审计等部门,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审计。实行“专项资金”公示制度,建立资金使用收支明细台账,每年在各级党组织公示,自觉接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