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领导讲话>文章页

贾松青同志在“双联”工作牵头单位座谈会上的讲话要点

http://www.scjgdj.gov.cn/  (2016-05-31 16:25:28)    

 

一、“双联”工作的进展

省级部门参与联系指导市(州)和基层工作制度建立两年多来,省级部门以工作组的形式,参与协助省级领导同志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指导帮助工作、协调解决问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推动了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促进了各地发展和扶贫开发,进一步转变了工作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各牵头单位认真负责,发挥牵头作用,组织有力,工作有效。总的看,“双联”工作发展态势良好,得到省委领导同志和基层干部群众的认可。

(一)通过“双联”,省级领导同志和各级机关干部深入基层群众,密切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据不完全统计,截止今年4月,王东明、魏宏、柯尊平等40位省领导先后深入94个县(市、区)、94个乡镇、83个村,开展工作445次共计939天,人均11.123.5天。放下架子、俯下身子,结穷亲、接地气、知真情,深入田间地头、企业园区、项目工地,面对面听取民意、实打实解决民困,干群距离不断拉近,干群关系更加和谐。

(二)通过“双联”,省级领导同志和各级机关干部落实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推动了基层一心一意抓发展。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总体要求,重点围绕推进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指导各地结合实际推动省委经济工作、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决策部署落实,与当地共同分析经济形势,深入研究适应新常态、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推动转型升级等方面的措施,推动各地形成了一心一意抓发展的生动局面。

(三)通过“双联”,省级领导同志和各级机关干部扑下身子惠民生,努力为基层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将解决民生难题作为“双联”工作的重要内容,切实把抓发展与惠民生有机结合、联动推进,所有联系村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群众收入水平大幅提升。

(四)通过“双联”,省级领导同志以上率下、各级机关干部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日臻完善。在省领导的示范带动下,通过层层响应,构建起了省、市、县、乡四级联动的帮扶格局,推动形成了联系服务群众的立体网络。据统计,全省各级党员干部共与496.6万名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380.8万对,全省100多万党员干部先后深入基层542万人次,累计走访群众1032多万户、2642多万人次。

两年多的实践证明,“双联”工作制度是贯彻全面从严治党和“三严三实”要求的生动实践,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创新方法,是加强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有力抓手,是提高领导干部决策能力和执政水平的有效途径。可以称得上是四川党建的一个品牌。

二、“双联”工作的新要求

关于“双联”工作,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决定》和王东明书记讲话中都提出了要求,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深化省级领导同志联系指导市(州)和基层工作的通知》。大家要注意领会和把握。

(一)在对象范围上,省委明确,保持省级领导同志联系指导市(州)和基层工作总体格局不变,省级领导同志全部参与。省委常委、省政协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省长分别牵头,其他省级领导同志协同。个别领导同志的联系点因分工变化作适当调整。省级部门以工作组的形式参与联系指导。

(二)在主要任务上,省委要求,坚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主题,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增强联系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省级部门工作组重点要按照六次全会的部署,在集中力量扶贫攻坚上下功夫、见成效。

(三)在工作要求上,省委提出了五个方向性重大问题和“六个精准”基本要求。要准确把握新阶段扶贫攻坚主攻方向,注重脱贫致富与全面小康有机结合、加快发展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精准扶贫与区域开发有机结合、夯实基础与提升能力有机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动员有机结合。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具体化,做到扶持对象精准、扶贫项目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扶贫措施精准、驻村帮扶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做到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

三、当前做好“双联”工作的具体要求

组建工作组开展“双联”工作,是省委的决策安排,也是推进“双联”工作的创新方法。作为牵头单位,角色定位非常明确,职责发挥至关重要。牵头单位的责任主要是负责协调落实工作任务和省领导的有关要求,同时注重调动组内成员单位积极性,发挥各自优势,整合各方资源,突出工作重点,落实推进措施,确保取得实效。当前的工作包括:

(一)认真学习贯彻六次全会精神。要组织成员单位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省委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凝聚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共识和力量。要认真研读全会《决定》、全省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以及扶贫开发10个专项方案。这“3+10”组合拳,共同构成了新阶段省委推进扶贫攻坚的总体设计、制度安排、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明确了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大家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全面贯彻,增强紧迫意识,坚定必胜信心,坚持真抓实干。

(二)完善帮扶规划工作措施。省委《决定》提出,全省每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万人左右,到2020年实现全面消除绝对贫困,497.65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501个贫困村和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实现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全覆盖。我们制定各项帮扶规划、研究政策措施、摆布工作力量,都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来安排、来调整、来推进。

(三)把得力的联络干部选出来派下去。联系点属于四大片区和精准识别贫困村之列的,必须派出联络干部组建驻村工作组。联系点不属于四大片区和精准识别贫困村之列的,应当派出联络员到县,同时联系村上的工作。联络干部要真正在基层沉下去住下来,扎扎实实开展工作。一方面,要把省级领导和工作组的工作要求、帮扶措施、项目推进等督促执行到位,另一方面,要积极跟进对贫困户的帮扶,每个贫困户都要明确专门帮扶责任人,实现包村包户全覆盖。有的单位联系村作了调整的,联络干部要及时搞好工作交接,确保工作不断线。

(四)用好用活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归纳总结最近几年在帮扶贫困村方面的工作,可以概括成“五步工作法”:

第一步:从制定发展规划入手。规划是指导帮扶村发展的蓝图,管长远、管根本。帮扶部门在充分掌握村情,准确把握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围绕新村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基层党建等重点内容,编制中长期帮扶规划和年度计划,细化措施,明确时限,稳步推进。

第二步:从解决民生问题破题。改善民生是扶贫解困的突破口,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需求。通过帮助联系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农村交通建设和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大力改善农村生产条件。

第三步:从发展特色产业使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增强帮扶村“造血机能”和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协助帮扶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引导基层干部和群众树立市场经济理念,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第四步:从加强基层组织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是农村发展的关键。通过组织基层干部和村民到先进地区参观考察、有针对性开展培训等方式和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高“两委”干部带头致富、带领发展的能力。

第五步:从尊重群众主体做起。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是确保扶贫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涉及农民利益的规划制定、项目实施等过程中,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增强内生动力,把群众的心思和精力引导到脱贫致富、加快发展上来。

(五)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把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作为重要任务,积极配合当地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鼓励和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年轻干部、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到贫困村工作。要探索强村带弱村、富村带贫村、驻村帮扶单位与贫困村联建党支部等办法,把村级党组织建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六)强化监督检查。有几个层次:一是省领导在调研中提出的指导工作意见,制定的解决问题措施,牵头单位、有关省级部门和市(州)要分工负责、跟进落实,以建立工作台帐的形式,制定任务书和时间表,实行层层责任制,采取挂牌销号的方式推动问题解决,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成效。二是有关省级部门特别是牵头单位负责同志要定期深入联系点开展调研指导,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一起研究,共同协商,促进工作落实。

(七)严格考核奖惩。我们将制定具体考核办法,定期不定期地对工作开展情况和有关重大问题进行检查督导,及时查找和发现问题,通报相关工作。特别是对参与“双联”工作的省直部门(单位)、下派干部,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进行考核评价,适时评选表彰一批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对工作开展不力、效果不佳的部门(单位)和个人要提出批评和整改建议。

(八)把工作组的工作有序地开展起来、运转起来。要督促组内单位确定专人和机构,认真履职尽责,不推诿、不扯皮、不懈怠,不折不扣落实工作要求。此外,要以简报的形式及时向省联席会议办公室反映工作进展和工作动态,特别是省领导的调研活动、指示要求等要及时报送,一般应当在调研结束后2个工作日内报送情况。